推广 热搜:

大学毕业生:不靠关系你能找到工作吗?

   日期:2024-10-24     来源:www.dingxr.com    浏览:349    
文章简介:进入4月,2008届[b]大学毕业生找工作[/b]已经到了冲刺阶段。   “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,比去年增加82万,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压仍然突出。
大学毕业生:不靠关系你能找到工作吗?
  进入4月,2008届[b]大学毕业生找工作[/b]已经到了冲刺阶段。
  “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,比去年增加82万,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压仍然突出。”不久前结束的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传出了如此的声音。
  莘莘学子在寒窗苦读后将怎么样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?记者日前对北京一些人才市场进行了走访。
  “找人”成为心照不宣的“潜规则”
  陈可2006年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的电商专业。毕业之后他在甘肃某县级市工作过一段时间,但因为待遇较低等缘由,小陈舍弃了以前的工作,只身来到北京。但半个月过去了,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。
  “毕业两年,我[b]找工作[/b]的经验甚至比工作经验还要丰富。”陈可说,“我当初还非常乐观,以为凭我的能力,应该没问题。我天天一定要看报纸上的招聘广告,每周都到人才市场,但就是找不着工作。我感觉自己顶多能再熬半个月,假如还不可以,就只好再回甘肃去了!毕竟我在北京‘无人’,想找个好工作,非常难。”
  应届毕业生杨华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08届毕业生。他现在的状况与陈可形成了鲜明对比,他早已在一个大公司开始上班,毕业后就将转正。他现在就职企业的老板是他爸爸的故交。“目前的实习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,过两个月我就转正了。目前找工作重点还要‘有人’。”
  据重庆2007年[b]大学毕业生[/b]就业状况调查表明:近半数大学生觉得效果最好的就业方法是靠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。在“你觉得效果最好的就业方法”的调查中,44.82%的被调查者觉得效果最好的就业方法是通过家庭、个人社会关系和找熟人;第二才是通过人才机构举办的招聘会、个人自荐、学校组织的就业推荐活动,分别占17.11%、15.18%、14.97%。
  “找关系,好像已变成了求职的敲门砖。”陈可说。
  “靠关系”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
  “几乎所有人都会说,找工作靠家关系,会破坏公平原则,激化就业矛盾。可当就业的重压实实在在地压到自己头上时,只须能‘开发’爸爸妈妈关系的,几乎没人不去借助的。”在读研究生王琪表示。
  张锋是某传媒类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。他本可以依赖爸爸的关系在当地电视台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。可他却拒绝了爸爸提供的便利,靠我们的努力在北京某影视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。
  张锋说:“我其实非常想向爸爸妈妈证明一下我们的实力,目前回去我感觉挺没出息的……但也难说,大家上一届就有师兄在外面混了一年,最后还是回老家干了家给安排的工作。”
  刘静宜是靠关系到某大公司工作的,已经工作了一年多,她感觉靠关系找工作对青年来讲弊大于利。“第一你没了任何选择的权力,完全服从其他人的安排。另外假如你不想干了,也非常难退出。由于你是靠关系求其他人过来的,在情面上说不过去。”
  “关系就业”破坏就业公平
  “‘关系就业’已经成为了破坏就业公平的一项要紧原因。”清华大学社会学教师张军觉得,这是一种隐形的腐败,“会把社会上的不好的风气带到校园里,会对学生的心理与价值观导致消极的影响。”
  “想要就业,总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才角逐。我宁可大学生们为了就业,比操作能力,比证书多少,比实习历程,比外语水平甚至比学校知名度,。但就是不想看到学生们去比关系。”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史善峰对记者表示。
  史善峰觉得,学生们十数年寒窗苦读,假如因其他人有关系而被挤下了本是我们的职位,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。“应该让大学生们相信‘付出就有回报’。”
  人力资源专家赵瑞表示,依赖家的关系找工作确实会有一些便利,但参加工作之后,完全就要靠我们的本事,家的关系基本就靠不上了。“即便有关系,还要在有实力的基础上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